工程建設>
第十屆中國(武漢)國際園林博覽會景石工程
產品描述
第十屆中國(武漢)國際園林博覽會景石工程
建設單位:武漢市園林綠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
施工單位:武漢市科發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
項目位置:武漢市硚口區金山大道
竣工時間:2015年9月
其施工范圍包括:1、荊山主峰景石,2、高山流水,3、南入口景石,4、二十四景景石,5、主要視線焦點景石,6、配景石,7、石器設等七個部分。
荊山主峰景石
采用泰山石,產自山東泰山,其質地堅硬,基調沉穩、凝重、渾厚,外表多見不規則撕裂狀,顆粒較粗,紋理清晰,畫面突出,對比色調強烈,備陽剛豪放氣概。五塊泰山石采用傳統”五石“組合擺法,分兩組,主石有”山形“配以一臥、一點獨成一景;另外兩塊一立一臥,兩組又相互呼應。整個群置景石主從有別、賓主有序、搭配適宜、高低錯落、顧盼呼應。石低輔以亂塊鋪地,雜而不亂,厚重感強,野趣橫生,山野風味濃郁,既凸顯出泰山石的雄厚,也體現出整體自然協調。給游客一種如入水墨畫之境,五岳獨尊,泰山為首,五塊泰山石相互呼應,給人以”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“之氣概。
?。ㄒ唬?、特點
1、為整個園區最突出的地理環境,荊山頂峰為整個園區的最高處,其標高為45M。
2、由于本標段地形復雜,施工難度較大,施工質量要求較高。
?。ǘ?、難點分析及關鍵施工工藝環節分析和對策
針對荊山的特點,結合公司對圖紙的分析、現場的了解認為有以下難點和關鍵施工工藝:
1、難點分析
?。?)、本地處東西湖區,為了確保施工進度計劃的順利進行,如何能在不影響工期的前提條件下,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、交通、施工噪音、夜間施工等管理。
?。?)、由于地形復雜,施工難度較大,施工質量要求較高,如何合理地理順施工中各工種、各道工序與其相沖突的環節,在施工前必須考慮的問題。
?。?)、施工周期短,如何加快工程進度,確保各工種、各道工序交叉順利施工。
?。?)、主園路至荊山施工材料運輸因難,因荊山頂峰高度45M、堆土深度在1—15米、且堆土時間短、存在沉降不均衡隱患。
2、關鍵施工工藝
?。?)、發揮公司優勢和成熟的園林施工工藝,科學的組織交叉流水業,精心施工。
?。?)、為保證施工如質如期按時完成,修一條4米寬沿施工區至荊山景觀頂峰材料運輸便道,做法:用大功率振動壓路機反復碾壓原回填土多片、使之地基承載力達到20T/M2、上輔500厚磚碴分層碾壓,山頂約800-1000平米場地也一并處理。待天氣晴好3-4天,路面干燥后,薄弱路段鋪設3公分厚鋼板路至山頂,山頂處間鋪約800-1000平米空地。鋼板路修好后,吊車先上山打腳伸臂等候。大挖機、主景石車、裝載機依次序上山。為防牽引力不夠,擬前用挖機拖拉,后備裝載機推聳,協助主石車至山頂。




高山流水
高山流水采用千層石,產自安徽靈璧,紋理清晰,仿佛水波沖刷而成,時有起伏、波折,色澤與紋理協調,疊石造山”按紋合掇“,駁岸與水體環境有分有合,與綠地合二為一??v深層次的剖面配置使沿岸立面得以極大豐富,以線為主,”點“、”面“結合,景石與水景融合,營造出跌水,瀑布等景致;高低起伏的立體創作,假山層層疊疊,頗具藝術美感,山峙淵渟,渾然天成,上下一體,;軟硬配合的布置,有隱有顯,有斷有續,在植物選用上,特選了許多臨水植物,與環境相得益彰,有百態繽紛的氛圍;蜿蜒曲折,有聚有散,以聚為要,蜿蜒意味著岸線的延伸,也是視覺的擴展。曲徑通幽處,聽著流水的聲音,仿佛小石潭中傳出琴聲,在等候知音的到來,高山流水,似畫似景,時動時靜,婉如人間仙境。
?。ㄒ唬?、特點與難點分析
1、高山流水景觀河等地形起伏有致,高低相距較大。施工難度大,工藝要求較高。
2、施工周期短,施工范圍廣,工序復雜,不僅需要考慮到整個大環境的相互協調,且需要尊重該地域的場所特征。
3、施工材料運輸因難,景石進場難度大。
4、整個水系面積大,且蜿蜒曲折,水系防水是難點,駁岸疊砌是工藝中的重點,需要考慮到駁岸自身的基礎、沉降縫等。
?。ǘ?、解決辦法
1、磚碴分層碾壓,路面干燥后,薄弱路段鋪設3公分厚鋼板路,保證材料和景石的順利進場。
2、嚴格按照駁岸的施工工序。測量放樣;土方的開挖,對土質差的地段,考慮到塌方的問題,合理設計坡比,或者用擋土板進行支撐;防水毯的鋪設,基礎的施工,盡量減少縫穴,灌漿飽滿,千層石駁岸的疊砌,低起伏的立體創作,層層疊疊,成熟的藝術手法。






南入口景石
南入口景石采用花崗巖,產自山東萊州,其結構均勻,質地粗獷堅硬,顏色美觀,凹凸有致,南入口景石由十余塊生劈花崗巖組合而成,整體渾厚沉穩,層次分明,大小錯落有致,冠線呈自然折線狀,有棱有角。作為園博園南入口標牌,輪廓線突出,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。
南入口景石的施工中的難點在于塊石的挑選方面和塊石面層的處理。
解決辦法:施工前制作景石模型,對景石組合、形狀進行反復研究;在挑選塊石方面,邀請景石專家現場指導;塊石面層的處理方面,專業的操作人員進行面層的加工、火燒等處理。

二十四景景石
二十四景景石和主要視線焦點景石選用了長江石、太湖石、三峽石、花崗巖、黑白道、靈璧石等,分別產自湖北、安徽、山東等地,既有獨立置石,即”孤置“,突出個體欣賞價值,作為局部的構圖中心,大多放在多個視線的焦點上,并有”景點題名石“的功能性作用;亦有景石組合,即”對置“和”群置“,對置和群置的景石可起到裝飾環境的配景作用,大多置于視線集中的草坪、廣場、水邊、路口或園路轉折處,突出主景并與環境相諧調,與植物、水體、建筑物相互照應,使景石在環境中猶如一幅生動的畫面。

夏雪薇瀾

寒梅映雪

霞影楓坡

松墨浮香

棠梨水韻

云中緋櫻
古嶺松濤
景觀擋土墻,選用的是安徽靈璧黑白道景石,在疊砌手法上高低錯落,連綿不斷,根據紋理走向自然拼疊,整體敦厚雄渾,同時也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;在適當的位置預留種植穴,與植物相互呼應,野味橫生。

主要視線焦點景石










配景石
配景石選用三峽石、黃蠟石、水沖石、龜紋石、太湖石和蓮花石等,選石因地制宜,盡可能選用本地景石,既節約運輸成本,又易于形成荊楚地域特色。配景石主要置于東入口、荊山周邊、5號服務區和7號服務區周邊、花谷、雨水花園、張公提、1-3號橋沿線等地方。配景石是將山石零星放置,所謂”攢三聚五“,散漫布置,有立有臥,或大或小。在山坡山頭、池畔水際、花境路旁都有散置,與周邊緊密結合。布置特點在于有聚有散、有斷有續、主次分明、高低起伏、顧盼呼應、一脈既畢、余脈又起、層次豐富、比例合宜、以少勝多、以簡勝繁、小中見大。追求與環境諧調,注重表現自然野趣和樸實的審美效果。






石器設
散點于園博園中的石磨、石碾、牲畜食槽、石缽、云盆等幾千余件,往日具有實用功能的農家器設,如今大多廢棄。園林人獨具匠心,收集組合,廢物利用,形成園博一道獨特風景。讓人觀賞后心緒馬上平靜下來,濃濃“鄉愁”頓生,勾起一幕幕兒時的回憶。








上一篇
竹葉海生態濕地公園核心區景觀工程(二期)
武漢聯投半島綜合項目酒店景觀、綠化提升及銷售酒店示范區景觀工程
下一篇